|
青山为证,绿水为伴
日前,由中国电建EPC建设的
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
顺利完成移交
将工程设计与生态保护
自然特色及人文环境巧妙结合
打造出“双重”保护的
绿色生态示范工程
这里将成为多种珍稀鱼类的“托儿所”
未来,它们将从这里出发
游遍大渡河、看尽格桑花
◆◆ ◆◆◆
建设中的双江口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上游龙头电站和控制性水库,拥有世界第一高坝,由中国电建规划论证、全阶段勘测设计和承建。日前,公司所属成都院EPC建设的鱼类增殖放流站顺利完成移交,这座为川陕哲罗鲑、重口裂腹鱼、青石爬鮡等多种珍稀鱼类搭建起温馨的成长家园,将为优化改善流域鱼类群落结构和水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。
同时,作为国内投资规模最大并首个采用EPC建设模式的鱼类增殖放流站,承担着这些珍稀特有鱼类的救护和科研任务。
用心浇筑,守护“水中老虎”
清波浩浩、鱼戏浅底。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国家一级保护鱼类川陕哲罗鲑,是来自冰川时期的冷水鱼类,具有极高的科研、生态和经济价值。它们体型庞大、性情凶猛,被誉为“水中老虎”,对环境的敏感性极高。
为更好研究和救护川陕哲罗鲑,双江口鱼类增殖站应运而生。项目部总结以往鱼类增殖站设计经验,综合考虑放流站站址区域气候气温条件和川陕哲罗鲑生活习性,建设了室内车间亲鱼培育池、环形亲鱼培育池等不同池型的室内外养殖池及野化驯养池,为驯养繁育、野化放归和研究工作创造基础条件。
增殖站还配备智能温控系统,实时调节室内养殖水体水温,保障鱼类生长环境,减少病害提高成活率。
匠心写意,打造峡谷花园
山青水绿,风光无限。项目部巧借增殖站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,打造中心活动区、室外亲鱼区、培育游览区三大景观空间,融合藏式建筑风格,设置鱼主题雕塑,以叠水景观、曲线铺装演绎水的灵动柔美,凸显“鱼”“水”元素。
同时,坚持保护与培育并重,对施工区域的岷江柏等珍稀植物进行妥善堆存、养护和移栽,并种植红枫等各类适生植物,构建结构合理、功能健全的植物群落,形成幽静清新的自然空间,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。
初心守护,打造科普展厅
为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科普宣教,鱼站还打造了智慧科普展厅,以图像、三维动画、过鱼沙盘和水族箱为载体,利用光、影、色、声、电等元素,增强互动性和科技感,提升水生态系统保护科普宣教效果。
展厅投运后将作为大渡河上游的科普展示基地,让公众在参观体验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树牢绿色低碳发展理念。
以匠心砺初心,以匠心护生态
中国电建让鱼儿在水中畅游
在川西高原高山峡谷间
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工程
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
美丽画卷徐徐铺展
图文:赵晓晖
编辑:饶舜
审核:曹继东
素材来源:成都院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