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一、鱼缸材质
1. 玻璃鱼缸
- 超白玻璃:透光率最高(91%以上),观赏性强,适合造景,价格较高。
- 浮法玻璃:性价比高,透光率约89%,轻微泛绿,适合预算有限的新手。
- 普通玻璃:易碎且透光差,不推荐。
- 厚度建议:小型缸(5-8mm),中型缸(8-10mm),大型缸需定制。
2. 亚克力鱼缸
- 优点:轻便、抗冲击,适合造型独特的鱼缸。
- 缺点:易刮花,需用专用清洁布,长期使用可能变黄。
---
二、鱼缸形状与大小
1. 形状选择
- 长方形缸:最佳选择,提供充足水面溶氧,适合大多数鱼类。
- 圆柱/圆形缸:畸变视野影响鱼的健康,仅建议作为临时隔离缸。
- 背滤/侧滤缸:节省空间,适合小型缸(≤60cm),但滤材容量有限。
2. 容量建议
- 小型鱼(灯鱼、孔雀鱼):30-50升起步,最小尺寸40×25×30cm。
- 中型鱼(金鱼、神仙鱼):100升以上,建议60×40×40cm。
- 大型鱼(龙鱼、锦鲤):300升+,需定制,配套底滤系统。
- 新手口诀:“越大越好维护”,大水体缓冲水质波动能力强。
---
三、过滤系统详解
1. 过滤类型
- 上滤(滴流盒):便宜易维护,适合小型缸,但噪音较大。
- 底滤:最佳过滤效果,隐藏设备,适合中大型缸,需预留底柜空间。
- 滤桶:静音、美观,适合草缸,但清洗较麻烦(如创星CF系列)。
- 瀑布过滤:仅适用于30升以下微缸,过滤能力弱。
2. 滤材配置
- 基础组合:物理过滤(白棉)+ 生化过滤(陶瓷环+细菌屋)。
- 升级方案:增加活性炭(吸附杂质)或蛋白棉(处理黄水)。
---
四、温控与照明
1. 加热设备
- 加热棒功率:每升水配1.5-2W(如100升水用200W加热棒)。
- 推荐品牌:伊罕(精准控温)、创星(性价比高)。
- 安全提示:配独立温控插座,防止煮鱼。
2. 灯光选择
- LED灯:节能、寿命长,可选全光谱款(如尼特利)促进水草生长。
- 金卤灯:穿透力强,适合深缸,但发热量大。
- 光照时长:每日6-8小时,避免暴藻。
---
五、底砂与造景
1. 底砂类型
- 水草泥(如ADA):降酸、肥力高,适合草缸,使用寿命约2年。
- 陶粒砂:中性,适合新手,需添加根肥。
- 河沙/珊瑚砂:河沙中性,珊瑚砂升pH,适合三湖慈鲷。
2. 造景材料
- 沉木:先煮3次去除黄水,可绑莫斯或水榕。
- 青龙石:可能硬水,适合搭配中性水质鱼类。
- 躲避屋:减少鱼群压力(如虾罐、鲷罐)。
---
六、品牌与预算方案
- 经济型(500元内):森森超白缸(40cm)+ 上滤盒 + 吉印LED灯 + 创星加热棒。
- 进阶型(1000-2000元):米家智能鱼缸(自动温控、过滤)或烟火科技超白缸 + 滤桶。
- 高端型(3000元+):彩鲽底滤套装 + 伊罕滤材 + ONF灯光系统。
---
七、避坑指南
1. 拒绝圆形缸:鱼会因曲面产生压力,游动空间受限。
2. 勿贪便宜:劣质玻璃胶易漏水,选择知名品牌(如瓦克121胶)。
3. 预留空间:鱼缸周围留10cm散热,底柜承重需超鱼缸总重量1.5倍(水重≈1L=1kg)。
---
八、维护小贴士
- 换水频率:每周换1/3水,温差不超过2℃。
- 清洁工具:磁力刷(日常刮藻)+ 洗砂器(换水时清理底床)。
- 水质检测:必备试剂(氨、亚硝酸盐、pH值),初期每天测,稳定后每周一次。
---
总结:新手首推40-60cm超白缸,搭配底滤或滤桶系统,优先养水2周再放鱼。遵循“简单造景、稳定水质、逐步升级”原则,享受养鱼乐趣!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