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HarmonyHu
发表于 2024-11-19 13:13:19
|
显示全部楼层
| 来自河南
有些东西你循规蹈矩来获得的知识,可能真不如你玩崩一次获得的感悟大。你可以往一个硝化系统建立完毕的老缸里加极小剂量的福尔马林,然后1小时内靠换水稀释到正常量,同时不捞出鱼,再观察。甲醛氧化完会产生甲酸,氧化过程能杀死水体里的各类细菌,剂量大一点还能杀体外寄生虫,再大一点能毒死鱼。强氧化性带来的好坏通杀,甲醛也是因此才成为顽固鳃寄/严重外寄的最终特效药,代价就是硝化系统必崩。整个过程都不会产生有色物质,所以你能很清楚地看到整个硝化系统崩溃后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。如果鱼很少,缸够大,其实没什么大问题,氨氮含量会有一点高但会随着鱼体内/水管内的硝化细菌开始繁殖再降回去。但是如果鱼缸内鱼类密度本来就比较大,水会在一天内变成米汤。鱼的代谢速度明显超出了水体细菌的分解能力,有害物质不断增加。到这一步就是两头堵,换水会进一步减缓硝化系统重建的进程,不换水的话鱼会死。正确解法是把硝化系统正常的鱼缸水换入,在滤材里放入老缸滤棉,继续加强换水直到硝化系统建立。是不是听着和重新开个缸有点像?因为你确实重新开了一次缸,而且还是在缸里有鱼的情况下开的,唯一优势是鱼不用再重新熟悉环境。要不然怎么说这理解增长一次顶开好几次呢?我的正经建议是老老实实开缸,新鱼先做检疫,治病单开一缸隔离下药。再说说怎么开吧,有老滤材老水是最方便的,既有细菌又有营养物质,开缸最快。市面上卖的“硝化细菌”其实是凝固剂+氨氮原,凝固剂负责聚集悬浮物让水看着更干净,氨氮原负责给原本就在缸里的细菌提供营养物质,你说它是智商税也没错,毕竟它不含菌源,你说它完全没有用吧,它至少没让菌饿着。往缸先里放些小鱼小虾闯缸,相当于加入营养物质和菌源,同时也是氨氮亚硝酸盐致死量预警器,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至于硝化反应终产物硝酸盐怎么办,比较理想化的解决方法是植物吸收,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定期换水。就是这么简单直接。 |
|